5天破11亿!沈腾的套路,太懂中国人了-贝斯特全球最奢游戏最新
艺术源于生活,最近电影圈的人正在身体力行地证明这句话。
7月16日,沈腾和马丽主演的喜剧电影《抓娃娃》上映,首日票房就破6亿(含预售),如今已经达到11.5亿。
业内机构预测《抓娃娃》总票房37亿,如果达成,则将超越《热辣滚烫》,成为年度票房冠军。
但谁也没想到,真正喜剧和戏剧的情节,发生在电影院之外。
上映首日,知名导演陆川的今日头条账号怒批该电影,甚至称之为“文化的悲哀”。
没多久,陆川公司发文表示:账号被盗,非本人言论,已删除。
然而平台不想背锅,随即澄清:用户“电影人陆川”2024年7月16日11点13分发布的内容已由用户自行删除,其登录手机设备、发文手机设备、删文手机设备信息均一致。
现实版“低质强碱性搞笑片”,至此形成。
沈腾和开心麻花,想必都在默默感谢同行送来的流量助攻。
如果《抓娃娃》能持续爆火,不仅会拯救暑期档,也将拯救他们。
击败陈思诚的最强组合
强行为开心麻花续命
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依旧套路横行。
陈思诚监制的《默杀》,7月3日上映至今,成为春节档之后第一个破10亿元大关的电影。
但《默杀》的豆瓣评分却从6.9降到了6.3。
问题和去年陈思诚担任制片人的《消失的她》一样:套路太多。
有人总结道:以社会现实事件为故事基础,通过强视觉和强音效,将各种恐怖、悬疑、惊悚元素叠加在一起,增加戏剧性和冲击力。
甚至有网友这样吐槽《默杀》:每五分钟单剪出来,都能当作一集付费短剧。
不过,票房逆袭《默杀》的《抓娃娃》的套路更深。
整个故事框架,正是他们最擅长的“高概念设定”。
《夏洛特烦恼》是穿越时空;《羞羞的铁拳》是男女身体互换;《西虹市首富》是在一个月内花光十亿。
《抓娃娃》的设定则是:鸡娃版《楚门的世界》。
为了打好这次的高概念设定,《抓娃娃》的内外阵容堪称最强组合。
主演沈腾和马丽,一个是中国影史票房最高主演,一个是中国影史首位200亿票房女主演,全是今年新鲜出炉的头衔。
他们不是俊男美女,演技没到封神的地步,没有大资本做后台,也鲜有流量炒作,但偏偏站到了顶峰,连他们主演的、豆瓣评分仅6.6的《独行月球》都能拿下31亿票房,足以说明他们逆天的观众缘。
百分百的“含腾量” “沈马组合”,无疑是颗市场定心丸。
主演之外,《抓娃娃》另一个最强组合就是导演和编剧:闫非、彭大魔。
沈腾和开心麻花能有今天,闫非、彭大魔是首席功臣。他们在2012年创作的《夏洛特烦恼》剧本,在3年后被改编为开心麻花的首部电影上映。结果《夏洛特烦恼》狂揽14亿票房,正面击败了徐峥的《港囧》。
本没什么名气的沈腾、马丽顿时成了票房灵药,开心麻花也借着电影的势头成功在2015年底登陆新三板。
2018年,闫非、彭大魔又编剧和执导了《西虹市首富》,狂揽25亿票房。
也就是说,他们和沈腾以及“沈马组合”的合作,从没失手过。
市场一直期待他们的合体,然而一等就是6年。
在此可以总结下《抓娃娃》身上的buff:多年后的再度合作、“沈马组合”、闫非和彭大魔导演、西虹市宇宙最新副本、羸弱的同档期对手……
这也是为什么,投资方里出现了万达电影、开心麻花影业、阿里巴巴影业、中国电影、猫眼影业等一系列知名影视公司——投资《抓娃娃》几乎可以确定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特别是对于开心麻花,尽管不是《抓娃娃》最大的投资方,但《抓娃娃》可以说得上是他们的续命之作。
开心麻花曾经是国内喜剧头号厂牌,这些年却快成了烂片制造机,比如其上一部电影《超能一家人》,豆瓣评分仅有3.7,有个热评写道“如坐针毡,如鲠在喉,如芒刺背”。
随着《抓娃娃》的上映,他们的口碑终于停止崩坏了。
《抓娃娃》,抓中国观众的三个小套路
《抓娃娃》的成功,除了要归功于戏里戏外的最强组合,套路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套路无好坏,各行各业都少不了套路。
区别在于,成功了,就是自古套路得人心;扑街了,就是成也套路败也套路。
开心麻花这些年被集中批评的地方就在于“太套路”。
虽然有些电影并非开心麻花出品,但只要有开心麻花的艺人参演或执导,大多数观众一律认为是开心麻花电影,以至于对其“太套路”的认知越来越深。
最严重的套路莫过于一些电影的“诈骗式宣传”,明明沈腾只是客串,让人误以为沈腾是主演。
同样是玩套路,沈马组合加上闫非、彭大魔的功力明显更胜一筹。
他们的套路,虽然内核不变,但总能常玩常新。喜剧片的首要目标是好笑,在此基础上的更高目标是诞生出能流传网络的名梗。
《夏洛特烦恼》里几句一个笑点,“马冬梅”三个字就能捧火一位平平无奇的大爷;《西虹市首富》,以一己之力把“卧龙凤雏”从褒义变成了贬义。
到了《抓娃娃》,也能看出他们在努力地埋梗。比如高启强梗、鲁迅梗,号称热爱中国文化的老外给自己取了个“马彼得”的中文名,马丽对爱马仕kelly橙色荔枝纹的执着,以及呼应西虹市宇宙的“秋雅路”“冬梅大桥”“王多鱼球场”等场景。
与造梗同样重要的另一个套路,是把故事和笑料融入热门话题。
从《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到《抓娃娃》,核心都是和贫富、金钱、成功学、爽文直接相关,围绕怎么赚钱、花钱和继承家产这些普通人经常幻想的话题接连展开。
尤其是《抓娃娃》的话题,虽然依旧胡扯,但又不全是异想天开。
电影里,沈腾马丽扮演的富人为了不让孩子成为好吃懒做、不学无术的富二代,特意营造出穷苦的家庭环境,一路穷养。而在现实世界里,前有王思聪直到16岁才发现家里挺富裕,后有麻辣王子创始人的儿子从小以为家里负债累累,《抓娃娃》的故事也有点艺术源于生活了。
除了钱,《抓娃娃》又抓住了“教育”这个当今社会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两者结合更抓眼球,进一步放大流量。
一边击中了鸡娃的家长内心,虽然和电影里鸡娃的形式和手段不同,但鸡娃的心情和目的基本没什么两样,即教育就是为了钱。
另一边更重要的是击中了很多价值观战士的心理防线。
豆瓣排在首位的热门影评,标题写着《这不是喜剧片,这是恐怖片》。
不少差评也发出同样的指责:“几乎所有的笑点都是建立在对孩子的欺骗上。”这些人代入到电影里孩子的视角后,笑不出来,只觉得恐怖。
这样制造争议点,也是他们屡试不爽的套路了。
之前最典型的是《夏洛特烦恼》,豆瓣开分8.5,后来被许多差评一度拉低至7.5,主要原因是一些人认为内容三观不正,充满了中年男性的意淫。
然而争议即流量,只要清楚自己瑕不掩瑜,有时露出破绽被人追着打也不是坏事。
套路的《抓娃娃》,
凭啥成为暑期档救星?
在点映首日,有人看完后,写下了这样一句差评:给开心麻花宣判死刑的电影。
虽然没说明理由,但刀哥猜想,这么说要么是因为内容的价值观问题,要么是认为太俗套,要么是觉得没能戳中他的笑点。
但从始至终,没有死刑,只有救星。
《抓娃娃》点映首日的排片占比就高达29.8%,比已经正式上映的电影还高出不少,点映3天就拿下近5亿票房,一骑绝尘。
这样的表现不仅救了开心麻花,也救了这个暑期档乃至是今年的电影市场。
今年以来,国内的爆款电影只有一部《热辣滚烫》。春节档之后至今,除了正在热映的《默杀》和《抓娃娃》,其余电影连一部票房破10亿的都没有。
具体到暑期档的表现,差距更明显。去年7月,全国有87亿票房;而今年直到《抓娃娃》上映前一天的7月15日,全国7月的票房刚刚破了20亿。
极尽套路的《抓娃娃》,何德何能可以成为救星呢?
表面上看,是因为观众爱看喜剧,“图一乐”的人群远远多于价值观战士。
实际上,在精打细算的今天,大多数人的消费都在为“确定性”买单。
在中国,喜剧电影层出不穷,但真正能让人们确定会带来欢乐,从而让他们乖乖掏钱的喜剧人,屈指可数。
沈腾的表演,百分百的“含腾量”,就是“图一乐”最大的确定性。
在当下的喜剧领域,沈腾无疑是最能逗乐全国观众的那个人。
前两年的《你好,李焕英》,就有不少影院里的观众在网上分享表示,沈腾在电影里刚出场时拿着本书,挡着自己脸,什么都没干,就是站在那儿,很正常的站着。虽然没露脸,但大家都知道是沈腾,然后就都笑了。
中国能在确定性上与之匹敌的演员,恐怕只有吴京了。
除此之外,电影市场的确定性则不再取决于演员,而是电影。
例如《战狼》《流浪地球》《哪吒》《封神》这些被验证过的电影,观众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确定它们续作的表现:可能会惊艳也可能会平庸,但不太可能会是毫无诚意的圈钱烂片。
确定性不是凭空而来的。
不论是否在玩套路,不论是搞笑的套路、爱国的套路还是国漫崛起的套路,在开拍之前至少都该有这样的决心:
让大多数人看完后,不会产生浪费了2小时的悔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贝斯特全球最奢华的游戏平台的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